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——趙州扇鼓
“趙州扇鼓”是流傳在河北省趙縣一帶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,因所用之鼓形似團扇而得名。它具有明快、活潑、詼諧、風趣的藝術風格,深受當?shù)厝嗣駳g迎。“趙州扇鼓”起源于漢代,盛行于明末清初,是群眾性很強的一種自娛性藝術形式,它是由乞討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演變而來。在民間,”趙州扇鼓”的表演大都出現(xiàn)在農(nóng)閑時節(jié)、豐收之后、各種慶典和祭祀活動。自1949年以來,扇鼓藝術在趙州大地得到迅猛發(fā)展,且已形成若干不同流派,呈現(xiàn)出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。1976年以來,趙縣文化館業(yè)務人員及”趙州扇鼓”傳承人,經(jīng)過多年挖掘整理,創(chuàng)作出《平原扇鼓》、《趙州扇鼓》、《妞妞扇鼓趙州情》、《鼓韻鄉(xiāng)情》、《扇鼓聲聲》等多部富有時代氣息的舞蹈作品,分別榮獲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銀獎、全國中老年文藝匯演金獎、河北省民間藝術節(jié)一等獎、河北省舞蹈比賽一等獎和燕舞獎,華北五省市舞蹈比賽一等獎,燕趙群星獎和石家莊市文藝繁榮獎等多項獎勵。2010年,趙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“扇鼓之鄉(xiāng)”。